May 8, 2013

老主力操盤術解密的第三堂課(主力用了兩個Key-in美眉)

ref: 老主力操盤術解密的第三堂課(主力用了兩個Key-in美眉) <純粹參考>


十年前,在還未見到我楊師父之前,單純的以為,主力作手就是“養、套、殺”這麼簡單而已。親自看了他從頭到尾操作了一次股票,才知道主力有這麼多細微的操盤工夫要學,尤其是心法,若一個人缺少了主力的特質,也就是那種領導人果斷的決心,就註定只能跟跟別人的單,不要嘗試去控制整個盤面。
  我見過師父操作一檔股本近廿億的股票,遇到一個關卡價有極大的賣壓,當時沒有賣盤張數揭示,楊師父卻僅用兩百張不到的買超,化解了千餘張的賣壓。他怎麼做到的?
  今天課堂教的這種方式,是讓讀友們瞭解主力的手法,不是要年輕的操盤人跟著學樣。我的一個券商主管朋友說,金融主管機關曾引用台鳳等多檔股票的操盤手法為例,請券商端不要配合作手做這樣的操盤方式。

      第三堂課:兩台Key-in 對敲買賣單的做量方式 
  我們先舉一個例子:王小拓要賣一檔甲股票 10 張。看了一下盤面,在外盤 20.1元有90張的賣單,王小拓掛賣10張在20.1元後,現在,20.1元共有100張的賣單。
  一會兒,甲股票外盤出現一筆20.1元100張的成交量,王小拓喜孜孜的以為一定賣掉了,看看回報頁面,沒有哩!再看看盤面,20.1元賣盤100張,只有少20張變80張。
  一分鐘後,甲股票外盤再出現一筆20.1元100張的成交量,王小拓的成交回報頁面,還是沒成交。又看看盤面,20.1元賣盤,這次只有少10張變70張。王小拓火大了,打電話找營業員查是不是交易所出問題了?
  王小拓啊!先不要氣!早些時候,買賣五檔沒揭示前,你根本還不知道外盤的賣單張數會有什麼變化,你賣不到,就自認倒楣而已!
競價撮合規則:
  我們先瞭解交易所的競價撮合規則,單一盤撮合時,遇到一筆市價買單和一筆市價賣單,若買單大,則成交於外盤,反之賣單大,則成交於內盤。
  有了以上的概念後,主力就是運用這種市價單的特性,做出成交量。
  這種做盤的方式,最重要的是要話用很少的買超張數,做出大成交量來引誘散戶買單跟進,化解外盤的賣壓。
一、兩台Key-in後台對敲單方式:
1.主力第一步會先召集營業員特訓,將規則告知營業員後,再由營業員訓練後台Key-in。
2.主力在單一家券商會準備兩個以上的帳戶,內已有股票庫存。
3.主力喊單的方式會很簡單,比如說:“100、80”,一聽到指令,營業員就會主動在主力所控的帳戶裡,找一個帳戶填100張市價買單,在另一個帳戶裡填80張市價賣單,分別丟給不同兩台 Key-in 。一定是買單張數比賣單大
4.後台兩位Key-in 接到單子,會同時停下其他散戶單,將這筆主力對敲單列為優先,由一位 Key-in喊“一、二、三、KEY”口令,同時兩台Key進兩筆買與賣的單子
5.由上例王小拓的甲股票盤面20.1會成交100張外盤買單,但是20.1的100張賣單只少了20張,變80張。(100減80等於20 )
缺點:
1.Key-in後台不是每次都會成功,萬一不同步,有時只差一秒,就被分成兩盤撮合,最不好的是,買單先買到賣壓的外盤,賣單卻將股價往下打好幾檔下去。
2.Key-in不同步的問題,在2003年連續競價以前,一次只撮合兩檔價位,還有時間補救,但是到了集合競價後,卻可能一盤將股價打低或拉高。
  以上的缺點,在集合競價的時代,較少主力用市價單對敲,但是魔高一丈,卻有了另一種方式。此為我在2003年以後,自創的方式,連楊師父看了都稱奇!
二、單一台Key-in的對敲單
做法:只要將原市價賣單改為限價,再用撮合的間隔內連續Key內盤( 或買賣盤間的空檔價位 ) 定價賣單,再Key市價( 或外盤價 )買單,就可以製造出和舊主力時代同樣的對敲單,而且風險小得多。
  如盤面上的甲股票買盤是20.0元,賣盤是20.1元,中間有20.05元是空檔。
1.先觀察甲股票的每分鐘撮合時間是在幾秒?
2.在撮合的間隔,請營業員依序打入賣單再打買單,20.05元賣單80張、20.1元買單100張(或市價買單亦可)。
3.用定價方式,做出的對敲盤,在外盤一樣呈現100張的買單成交,而且主力只用了20張的買超。
缺點:若撮合間隔沒抓準,讓散戶先看到盤面秀出主力掛的賣單,幾次後會被視破手法。但比起市價單對敲,風險仍小得多。
  不管怎樣,營業員接到喜歡做對敲單的主力客戶,真是“卯死了”主力一天喊個幾筆,業績就嚇嚇叫。主力做單時,散戶單就散退一邊去。散戶看到Key-in妹妹在喊:“一、二、三、KEY”時,還真的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?哈哈!

好啦!下堂課談談主力懦弱的買單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三個逗號俱樂部

《免責聲明》 本部落格不針對任何金融商品進行買賣建議, 內容來自公開資訊觀測站之分享與各大媒體之評論為主, 投資人應審慎評估並獨立判斷,切勿以本部落格資訊作為投資依據。 靜候 時機來臨;瞬間掌握重壓;享受 獲利奔馳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